夏季空气污染的“罪魁祸首”是臭氧。臭氧是无色、有特殊臭味的气体,夏季在强烈的太阳紫外线作用下,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发生光化学反应,生成臭氧、醛类、过氧化乙酰硝酸酯等二次污染物,与一次污染物混合形成浅蓝色光化学烟雾,具有很强的刺激性和氧化性。光化学烟雾易在天气晴朗、湿度较低,气温在24-32℃的夏秋季节频繁发生。此外,臭氧还可以干扰皮肤结果的完整性、皮肤的屏障功能,引发皮肤病,出现黑斑,加速衰老。
环境保护部第七轮次“2+26”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发现,挥发性有机化合物(VOCs)问题最突出,占本轮次检查发现问题总数的38.6%。大部分VOCs不仅本身具有较强毒性,而且还是影响我国区域大气复合污染的重要前体物和参与物。无论是民众关心热议的细颗粒物(PM2.5)还是臭氧(O3),都和VOCs有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随着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持续推进,大气污染防治重心已逐渐从以PM2.5为主过渡到PM2.5和臭氧并重的阶段。夏季为臭氧污染的重点防控时段,要以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为主要减排对象,减少臭氧污染的发生。